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4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第1期文章
  • 髂股深静脉血栓的非手术治疗(2例报告)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应用大剂量的尿激酶、东菱克栓酶和低分子肝素进行溶栓治疗.结果:34例全髋关节手术后并发2例DVT,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未见出血性并发症.结论:认为本方法可作为治疗DVT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新方案.......

    作者:张松生;王德就;林宏生 刊期: 2000- 01

  • 开放性骨盆骨折伴股动脉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盆骨折伴股动脉损伤救治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例开放性骨盆骨折伴股动脉损伤的救治措施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5例开放性骨盆骨折伴股动脉损伤的患者,全部救治成活,4例保存了肢体,1例术后72h因伤情重,患肢发生了感染、坏死,被迫截肢.结论:开放性骨盆骨折伴股动脉损伤的患者伤情复杂,并发症多,救治时应采用纱布填塞,经导管动脉栓塞,骨盆骨折早期固定等综合止血措施,及早恢复有效血容量;并......

    作者:李强;马锁坤;吴水培;高建明 刊期: 2000- 01

  • 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创伤机制及漏诊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创伤机制及漏诊原因.方法:统计分析1986年1月~1997年6月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36例临床资料.结果:此类损伤发病率占同期收治髋关节后脱位的69.3%,明显高于以往的报道;且首诊漏诊率高达58.2%.其中15例病人疗效不满意.结论:特定环境下屈髋、屈膝位时,经股骨轴向的暴力打击是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主要创伤机制;细致的临......

    作者:邓昌;李庆涛;田凌云;冯宝龄 刊期: 2000- 01

  • 儿童浮膝损伤

    目的:通过对8例儿童浮膝损伤的治疗和随访,分析其受伤机制,不同分型的儿童浮膝损伤的处理原则及疗效评定标准.方法:依照股骨、胫骨其中一处骨折应即刻复位和坚强固定的原则,采用不同方法.结果:经平均3年2个月的随访,以Karlstrou疗效评定标准,并结合小儿的特点评定:优3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儿童浮膝损伤有愈合快、塑形能力强的特点,保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蔡迎;杨建平;戴祥麒;孙永胜;张质彬;商昌军 刊期: 2000- 01

  • 止血带疼痛机制

    止血带疼痛与C类神经纤维和延髓头端腹内侧结构(rostralventromedialmedulla,RVM)中的神经元有关.RVM中的细胞放电速率(cellfiringrate,CFR)的变化可用作应用止血带时引起的痛觉刺激的监测指标.应用止血带时,RVM中的撤反应细胞的CFR降低,给反应细胞的CFR增加.......

    作者:李伟;夏仁云 刊期: 2000- 01

  • 实验性胚胎脊髓移植进展

    目的:研究胚胎脊髓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胚胎脊髓移植到各种动物模型(不同年龄,不同损伤时间,不同损伤方法和加入干预因素等),以及在临床的初步应用.结果和结论:胚肿脊髓移植能够促进脊髓环路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作者:张强;廖维宏;王正国 刊期: 2000- 01

  •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新进展

    自1965年Urist首先证实脱钙骨基质具有诱导成骨能力后,人们在纯化脱钙骨移植物活性成分的过程中发现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家族.在过去的10年间,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BMP在胚胎发育、机体疾病、创伤愈合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在矫形外科中的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熊伟;夏仁云 刊期: 2000- 01

  • 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基因治疗的新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相关的神经营养素家庭(NGFs)的应用、移植细胞的选择、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结果:NGFs在干预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反应和促进其功能恢复有潜在的治疗作用.雪旺细胞(SC)不仅可作为SCI基因治疗的移植载体,其本身也可促进中枢神经的再生、髓鞘的重建和部分神经功能的恢复.结论: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使含有神经营养作用的遗传基因的......

    作者:龚秸明;鲁凯伍;侯铁胜;李明 刊期: 2000- 01

  • 带血管蒂的肌腱移植

    严重创伤后肌腱缺损若采用游离肌腱移植修复,常会发生粘连而丧失功能,终致手术失败.1979年Taylar与Townsend[1]首次报道带血管的肌腱移植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强;蔡锦方 刊期: 2000- 01

  • 脊髓损伤后内源性保护和修复因子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近20多年来,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及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脊髓损伤后永久性的神经损害是由原发损伤引发的一系列继发性反应所致.目前已发现许多因素参与了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害,如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ca2+超载、前列腺素等,人们将针对以上不同的环节的药物相继用于动物实验与临床,证明能减轻或阻止继发性损伤,保留和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作用是很有限的.于是......

    作者:张秋林;赵定麟;侯铁胜 刊期: 200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