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4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年第9期文章
  •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骨缺损修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骨缺损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学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的不断发展,诞生出一种新技术-膜引导组织再生(MembraneGuidedTissueRegeneration,MGTR)技术,它为骨缺损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本文就有关此技术的概念、原理、机制、目前应用情况及今后发展动态作一综述.......

    作者:郭洪刚;张伯勋 刊期: 2001- 09

  • PLA与PGA聚合物在矫形外科中的应用

    聚乳酸(PLA)和聚羟基乙酸(PGA)经历了近40年的研究,从初的可吸收缝线,到以后的内固定物,直至现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都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决定因素是由于它们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吸收性,从而被机体视为自身的一部分,并且能及时让位于新生自体组织,极大地减少了异物反应,因而从对新型医用材料探索之初到现在都倍受关注,特别是组织工程学中对基质支架相对严格的要求来说,这一类聚合物......

    作者:高成杰;余斌 刊期: 2001- 09

  • 一氧化氮在过量氟对大鼠胫骨发育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氟骨症发病学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分为对照组(饮蒸馏水)、低剂量过量氟组(饮水含氟50mg.L-1)、高剂量过量氟组(饮水含氟100mg.L-1),分别于实验后10周和20周测定大鼠血清游离氟和NO含量、骨氟含量及胫骨纵径、横径,观察胫骨骺板软骨组织细胞学变化.结果:随摄氟量的增加及染氟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游离氟、NO含量和骨氟含量增加,胫骨纵径、横径减短,胫骨骺......

    作者:许鹏;郭雄;曹晖;陈凤石;耿冬;姚建锋;蔡乾坤 刊期: 2001- 09

  • 可吸收骨水泥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

    目的:验证椎弓根螺钉植入时添加可吸收骨水泥α-BSMTM对螺钉初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人体新鲜腰椎标本,共16个椎体(L3~L5),将椎弓根螺钉分别置入两侧椎弓根,随机在一侧加α-BSMTM,测试螺钉大轴向拔出力(F-max)和螺钉拔出过程中达到大轴向拔出力时的能量吸收(E-F-max)及螺钉拔出一个螺距(2.0mm)时的能量吸收(E-2mm).结果:同未加α-BSMTM组相比较,椎弓根螺......

    作者:邵景范;MR.Sarkar;L.Kinzl;L.Claes 刊期: 2001- 09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造模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作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成年三黄鸡随机分实验组、对照组2组,实验组注射马血清后大量使用地塞米松,2组分别进行股骨头内PO2、pH值测定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第6周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复制成功率33.3%,第12周成功率83.3%,总成功率60.0%.结论:鸡注射马血清后大量使用激素可成功地复制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

    作者:刘培林;夏仁云;张士杰 刊期: 2001- 09

  • 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骨代谢和成骨机理研究提供细胞学基础.方法:用酶消化和组织块移行生长相结合方法,从胎兔颅骨中分离出成骨样细胞群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应用组织学、酶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和染色体染色对其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ALP活性及合成分泌BMP等的功能,并能在体外发生钙化,其遗传学性状稳定.结论:该模型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生......

    作者:卢卫忠;唐康来;贺小兵;杨柳;吴梅英;许建中 刊期: 2001- 09

  • 腓骨移植术后形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带血供腓骨移植术后的形态变化.方法:手术切除大鼠胫骨中段1cm,造成骨缺损;取腓骨中段约1.5cm,保护附着的肌肉和血管制成带血管的腓骨瓣;将腓骨两端分别插入胫骨髓腔内,用克氏针和钢丝固定,术后1周、1个月和2个月切取标本进行X线、大体标本测量和光镜检查.结果:术后2个月移植腓骨明显增粗,直径与正常腓骨有显著差别(P<0.01),与胫骨之间无差别(P>0.05).移植腓骨的组织形态发生显......

    作者:王平山;蔡锦方;曹学诚;梁进 刊期: 2001- 09

  • 成人成骨细胞与多孔羟基磷灰石联合培养观察

    目的:观察成人成骨细胞与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patite,HA)的相容性及细胞在HA上的生长情况.方法:来自成人骨髓的成骨细胞与多孔HA联合培养,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成人成骨细胞与多孔HA有良好的相容性,细胞在HA微孔表面生长良好.结论:以HA为载体,可望制成有生物活性的人工骨.......

    作者:谭训香;姜红江;李秋静;董化军 刊期: 2001- 09

  • 巨大背部神经纤维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29岁,背部长有一咖啡色结节肿块20年,近5年来生长加速,因肿块明显长大.行走及劳动时不便而入院.有家族病史.查体:背部自第一胸椎两侧至腋后,下至尾骨尖,站立时瘤体坠至大腿后中段,瘤体表面及周围皮肤有巨大牛奶咖啡样色斑,外形呈狮臀状,瘤体背部宽30cm,臀部宽62cm,长96cm(见图1).X线片示背部脊柱无侧凸,肋骨无异常.入院诊断巨大背部神经纤维瘤病.......

    作者:王金泉;林庆波;荆兆峰;郭宁;房经武 刊期: 2001- 09

  • BAK椎间植骨融合器致腰椎管狭窄1例

    患者,男,52岁.因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伴右下肢麻木疼痛6个月入院,患者6个月前因腰部疼痛,右下肢麻木,疼痛加重,间歇性跛行,在当地医院行腰椎管减压、髓核摘除、BAK(BagbyandKuslich)植入椎间融合术,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无减轻而加重.入院查体: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明显后凸畸形,L4~S1棘突处8cm切口瘢痕,下腰部压痛、叩击痛阳性,疼痛向右下肢放射至足底.腰肌无强直,前屈50°,背伸10°......

    作者:张强;邱海滨;周勇刚 刊期: 200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