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4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各种不同类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自1995年5月~2004年1月,共收治29例该类病例,根据Pipkin[1]分4型:Ⅰ型11例,Ⅱ型10例,Ⅲ型4例,Ⅳ型4例.结果:本组共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9年,随访内容包括: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学院评定标准[2],结果:优10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8.3%.结论:早期切开复位,可......
作者:何仲佳;朱文雄;刘先银;莫新发;周雪明;卓新明;曾昕明;郭建恩 刊期: 2004- 18
-
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
目的:评价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采用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21例随访19~50个月,平均27.5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Baird-Jackson标准: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良好的结果.......
作者:谢小平;曾强;赵勉;刘光大 刊期: 2004- 18
-
术后引流血回输在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后引流血回输在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行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术后前6h内引流血用ConstavacCBCII仪器收集并回输患者体内,观察回输引流血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及异体血用量.结果:回输引流血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平均异体血用量<357ml.结论:术后引流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节约血源的输血方式,可减少异体血输入量,避免其并发症,尤其适宜膝关节置换患者.......
作者:任步方;卫小春 刊期: 2004- 18
-
Cervifix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高位颈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的价值.方法: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后路融合、Cervifix内固定.男23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8.3岁.陈旧性外伤21例,先天性畸形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寰椎前脱位6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按JOA17分法评定,改善率为71.4%.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内置物无松......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雷伟;孙宏慧;吴起宁;宋宗让 刊期: 2004- 18
-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诊断及后路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临床特点,并应用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4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病人行颈椎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并根据住院资料及出院后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观察神经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病人约占所有颈椎骨折病人的3.5%,AS病史平均23年,好发于C6~7,其次为C5~6.后路减压侧块固定操......
作者:刘海春;陈允震;张剑锋;汤继文 刊期: 2004- 18
-
基于永生化表皮细胞工程化皮瓣体外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永生化上皮细胞在工程化皮瓣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把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转染兔表皮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在体外进行大量扩增;将扩增的永生化表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与支架(PGA)复合并在体外培育后,植入裸鼠皮下;3~6个月取材,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价.结果:实验组,术后6个月,复合体被新生的表皮和平滑肌组织所覆盖,抗人角细胞广谱角蛋白(AE1/AE3)抗体和抗人平滑肌a-肌动蛋白......
作者:饶燕;方泽强;淡明斌;李德如 刊期: 2004- 18
-
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营养素及受体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及受体在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30只,设正常组、假伤组、脊髓损伤组.Allen's法复制5g×10cm脊髓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方法观察各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及其受体TrkA,TrkB,TrkC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表达较少,损伤后表达明显增加.NGF和BDNF伤后1......
作者:刘锦波;唐天驷;杨惠林;张志坚;姜平;顾卫东 刊期: 2004- 18
-
岛状肌瓣促进骨修复能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一种动物岛状肌瓣的模型,探讨肌瓣在四肢骨折修复中促进骨修复的能力.方法:切除家兔的股四头肌和其下前半侧骨膜,暴露股骨干,用电踞切下一块1.5cm×0.4cm大小的皮质骨,半小时后骨块回植原位.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腹直肌肌瓣和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下腹部皮瓣,转位修复兔大腿创面.4周后运用r计数方法测量游离骨块的代谢情况,以确定局部成骨能力.结果:肌瓣组4周后游离骨块的r计数值明显高于岛状皮瓣组......
作者:张旭东;郭树忠;胡蕴玉;卢丙仑;张琳西;雷永红;杨力;周易 刊期: 2004- 18
-
大鼠臂丛上中干损伤后肱三头肌背阔肌功能状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臂丛神经下干对上肢三头肌、背阔肌的支配权重,为临床臂丛上干损伤后,同侧C7移位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成年SD大鼠,将一侧臂丛中、上干切除,术后2周、2个月后,分别做同侧三头肌、背阔肌电生理检测,健侧对照.结果:术后2周,三头肌、背阔肌动作电位波幅明显下降,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延长.术后2个月,该两项指标均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臂丛下干单独存在时,在短期内肱三头肌、背阔肌功能明显下......
作者:陆伟;徐建光;肖建德;李继峰;胡韶楠;徐文东;徐雷;姜浩;王大平;顾玉东 刊期: 2004- 18
-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轴浆运输功能的修复作用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对脊髓损伤大鼠轴浆运输功能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分为半切洞损伤组、D-Hanks液对照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于伤后2、4、8周行损伤上段脊髓HRP逆行示踪并记数及伤侧腓肠肌胆碱酯酶染色.结果:移植组在4、8周时HRP阳性神经元的个数较损伤明显增多.运动终板的形态基本正常.而两损伤组则严重退变,甚至消失.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损伤脊髓组织后能较好地恢复其......
作者:刘媛;曾琳;龙在云;陈恒胜;李应玉;杨恒文;伍亚民;廖维宏 刊期: 2004- 18
动态资讯
- 1 纤维环缝合对腰椎稳定性及椎间盘内压力影响的研究
- 2 新型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K-Rod)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 3 顺行髓内针联合可塑支具治疗第2、5掌骨颈骨折
- 4 治疗桡尺远侧关节慢性疾患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5 膝关节镜治疗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发骨化性肌炎一例
- 6 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
- 7 齿状突畸形的影像学进展
- 8 骨转移瘤放射治疗止痛疗效分析
- 9 体外构建抗结核性骨组织工程复合体的实验研究
- 10 伊班膦酸钠对钛颗粒诱导的骨溶解作用
- 11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对减少术后失血的临床观察
- 12 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与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治疗股骨粗隆下骨不连
- 13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垂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 14 应用血管吻合器治疗四肢血管伤的体会
- 15 以跟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 16 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 17 膝关节滑膜血管瘤合并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告
- 18 复合保温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影响研究
- 19 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的研究进展
- 20 小腿后侧远端带蒂筋膜皮瓣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