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4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第16期文章
  •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2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其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31~65岁,平均45岁.退行间植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18例.[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经随访,时间为2~5年(平均3年).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25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达95%.[结论]后路......

    作者:骆兆配;冯达周;赖欢乐;田慧中;吕霞 刊期: 2009- 16

  • 3种内固定材料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3种内固定材料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适应证.[方法]8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固定41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32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16例.[结果]经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分别为92.8%,90.6%,93.8%.[结论]3种内固定材料以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佳,但各有其适应证:对EvansⅠ、......

    作者:李雄杰;蒋家正 刊期: 2009- 16

  • 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7例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8个月,平均24.6个月.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融合节段松动表现,内固定稳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25例患者的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提高,只有2例A级患者的Frankel分级无改善.[结论]后前路联......

    作者:姬广林;陈庆真;温煦;徐房添;肖文德 刊期: 2009- 16

  • 闭合复位经皮因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进展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的骨折,随着微创技术的进展,为了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创伤,近年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查阅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标准、闭合复位方法与参考标准、各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进针技术及其疗效,以及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淑明;孔建中;水小龙 刊期: 2009- 16

  •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

    自发现冲击波(ESW)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已逾20年,ESW治疗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在适应证的选择还是专用治疗设备研发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本文综述了ESW在创伤骨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系统分析并阐明了ESW应用于创伤骨科的治疗机理;结合对治疗创伤后骨不连、人工关节翻修、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腱结合部的急性损伤等成功案例的描述,分析了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归纳整理了该方法临床应用时的并发症......

    作者:崔海峰;苗旭漫;吴其常 刊期: 2009- 16

  • 临床症状评估对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式选择的影响

    针对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选择合理手术方案,为临床难题之一.回顾近20年内相关文献,多数学者认为术前评估临床症状和脊柱畸形的关联性有助于合理选择手术方案.若临床症状源于畸形范围以外,减压范围不足以影响脊柱稳定性、躯干平衡,可选择有限单纯减压;若需扩大减压范围,建议彻底减压的同时伴以短节段融合.若临床症状源于畸形范围内,减压范围不足以影响脊柱稳定性及躯干平衡,可考虑有限单纯减压,反之建议长节段融合.......

    作者:孙志明;赵栋;赵合元 刊期: 2009- 16

  • 应用重组合异种骨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研究

    [目的]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手段探讨重组合异种骨(RBX)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25只新西兰白兔,利用双侧趾长伸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其中一侧移植物两端固定有RBX,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6、12周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组织学染色(包括HE、甲苯胺蓝)以及生物力学检测,观察腱-骨之间愈合状况.[结果]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6、12周RBX......

    作者:潘玮敏;胡蕴玉;魏义勇;毕龙;曹峥;刘民;杨小彬 刊期: 2009- 16

  • 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后组织学的变化,探讨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进行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与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phosphate,β-TCP)复合制作组织工程骨,分别将不同类型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进行以下分组:A组,组织工程骨组;B组,感觉神经束植入组;C组......

    作者:刘勇;裴国献;江汕;姚旺祥;任高宏;孙新君 刊期: 2009- 16

  •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联合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探讨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的骨髓基质细胞,经过传代扩增后,与生物活性玻璃联合立体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后,植入兔桡骨缺损处.通过大体形态观察、影像学、组织学、扫描电镜检查及生物力学分析,分别与单纯植入生物活性玻璃、髂骨以及空白组进行对比,观察各组对骨缺损修复的效果......

    作者:张建新;徐展望;常峰 刊期: 2009- 16

  • 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6只SD大鼠坐骨神经长10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A组:医用几丁糖凝胶组;B组:医用几丁糖凝胶+NGF和医用几丁糖凝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术后4、8、16周观察再生神经的大......

    作者:李强;伍亚民;申屠刚;徐云钦;李骥;王刚 刊期: 200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