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4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液氮型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前言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thefemoralhead,ANFH)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其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且治疗困难,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证明股骨头缺血坏死大体发病机制是由于遗传因素与多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股骨头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缺血,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1].但分子水平机制及发病的初始原因尚不十......

    作者:王鹏飞 刊期: 2014- 05

  • 肢体延长结果对再生医学的启迪

    肢体延长技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Ilizarov理论与技术出现以前基本上遵循着组织弹性延展的生物学理念.随着人们对肢体延长术认识的加深,20世纪50年代Ilizarov提出的张力-应力法则(LTS)使这一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飞跃,其理念也逐渐演变为肢体牵拉再生的生物学理论.大量肢体大幅度延长病例证实了肢体通过牵拉应力刺激能够实现复合组织再生增长或增粗的结果.那么肢体延长尤其是大幅延长的结果对......

    作者:张力 刊期: 2014- 05

  • Wnt信号通路与椎间盘的发展

    下腰痛,因其高患病率和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众多致病要素中,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discdegeneration,IVDD)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因素之一.椎间盘退变的特点是通过一个级联放大反应-椎间盘微环境改变、细胞衰老或凋亡,进而诱导椎间盘的生化和结构改变-椎间盘的生物学功能终发生障碍.充分认识椎间盘形态形成、生长和退行性病变的分子机制,能为选择一种为适......

    作者:梁广胜;殷明;刘玉亮;魏强强;周荣平;殷嫦嫦 刊期: 2014- 05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病变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微创外科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1-2]、局麻下操作等优点.目前临床常采用的椎间孔镜技术是YESS技术和TESSYS技术[3],初治疗的疾病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即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transforaminallumbardis......

    作者:孙根文 刊期: 2014- 05

  • 帕瑞昔布钠在骨关节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安全性与疗效性分析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在骨关节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择期行骨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PCIA)和B组(芬太尼PCIA),A组61例中又分为A1组:静脉组30例(40mg/次1次/12h静滴)和A2组:肌注组31例(40mg/次1次/12h肌注);B组29例(芬太尼PCIA).分别记录各组术后48h内镇痛效果(VAS评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PCA总按......

    作者:龙浩;黄春阳;田慧中;吕霞;姜侃 刊期: 2014- 05

  • TNF拮抗剂对晚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恩利、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具有明显髋关节症状的AS患者,所有患者在THA术后4周内仅使用非甾体镇痛药物控制症状,4周后分别采用恩利/益赛普和普通方案治疗.其中TNF拮抗剂组16例,术后4周给予常规剂量恩利或益赛普2次/周;普通治疗方案组23例,采用非......

    作者:王健;张洋;史占军 刊期: 2014- 05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兔胫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胫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摸球法分为3组.建立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在固定期第2d,实验组于牵张问隙注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组不注射任何物质.[结果]在固定期2周及6周实验组牵张区在大体观察、HE染色、X线观察方面成骨质量均好于对照......

    作者:任志勇;邱世超;黄现峰 刊期: 2014- 05

  • 骨化性肌炎1例报道

    骨化性肌炎属于一种良性、局部、自限性的疾病,常见于30~40岁人群,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四肢肌肉与骨连接部,大多数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也有个例无外伤史[1].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骨组织外的非肿瘤性病变,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软骨形成[2],但其早期表现与炎性肿物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常难以鉴别[3],误诊率可达70%左右.作者结合收治的1例骨化性肌炎,讨论其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赵耀;李冬松;刘建国 刊期: 2014- 05

  • 3腕部和手的检查基本知识(一)

    1视诊1.1观察手及腕部的外形是否有异常1.1.1各种畸形腕及手部畸形较多,常见有下列几种:餐叉样畸形(Colles骨折)(图3-1)、垂腕手(桡神经损伤)(图3-2)、爪形手(尺神经损伤)(图3-3)、猿猴手(正中神经损伤)(图3-4)、手腕、掌指关节尺偏(类风湿关节炎)、纽扣畸形(伸肌腱中央束断裂、两侧束向掌侧滑移)以及其他手部的先天性畸形,例如先天性多指或少指、并指、手分裂、手内翻畸形等都应......

    作者: 刊期: 2014- 05

  • 从概念到建立再到临床——骨组织库发展简介

    骨库的建立,是将采集、贮存并经过处理的同种骨甚至异种骨用于治疗,为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的骨移植材料提供保证.骨移植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自20世纪50年代骨库建立之后开始的.1942年古巴医生Inclan首先提出骨库的概念.50年代初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伤救治经验,在马里兰州建立了美国海军组织库,采用深低温冷冻或冻干法保存同种异体移植物,以满足战时对组织(特别是骨与皮肤)移植的需求,但实......

    作者: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