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首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年第01期

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

赵思桥;马顺前;高战鳌;贾晓龙;夏涛;顾始伟;周文

关键词:(足母)外翻, 改良小切口, 第1跖骨, 截骨术
摘要:[目的]介绍传统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的改良方法,并探讨这种改良在(足母)外翻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骨科2002年1月~ 2015年1月2 105例(3 924足)行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病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 060例;平均年龄53.72岁;双足发病1 819例,单足发病286例(左足147例,右足139例).这些病例中,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病例共560例(1 044足),其中男12例,女548例;平均年龄53.97岁;双足发病484例,单足发病76例(左足39例,右足37例).未改良组术前HVA (34.39±8.94)°,IMA (15.57±2.19)°,第1跖骨长度(62.01 ±2.24) mm.改良组术前HVA (33.90±9.46)°,IMA(15.49±1.97)°,第1跖骨长度(61.83±1.97) mm.手术改良包括:(1)将截骨方向改为水平面自近端内侧向远端外侧、矢状位自近端跖侧向远端背侧;(2)改变传统的第1跖骨斜行截骨模式,将截骨分为角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未改良组术后HVA (8.91±1.77)°;IMA (8.57±1.41)°;第1跖骨长度(54.67±2.91) mm;第1跖骨长度较术前短缩(6.76±3.42) mm.改良组术后HVA (8.85±1.68)°;IMA (8.41±1.53)°;第1跖骨长度(59.33±1.39) mm;第1跖骨长度较术前短缩(2.58±1.99) mm.术后IMA、术后第1跖骨长度及第1跖骨短缩长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0 7、0.000、0.000).术后疗效评定:未改良组优76.05%,良23.82%,差0.13%;改良组优80.18%,良19.82%,差0例.[结论]通过对手术方法的改良,术后第1跖骨短缩明显减少,截骨端稳定性更加牢靠,畸形矫正更加充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外形更加美观,功能恢复更加完善,优良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