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首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年第24期

下胫腓联合不同走向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吴伟峰;骆宇春;刘云鹏;张焱;华国军;陈斌;柏广富;王诗波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分离, 韧带重建, 生物力学
摘要:[目的]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定,韧带重建是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重要方法,但韧带重建方法较多,且存在争议,本实验分析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在不同走向上进行重建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上下胫腓联合韧带的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成人新鲜尸体踝标本6具,韧带均采用腓骨长肌腱进行重建,将实验力学模型分为A、B两个大组,A组为在胫骨前结节位置水平走向上重建下胫腓联合韧带,B组为模拟下胫腓前韧带斜向走向重建下胫腓联合韧带,A、B两组再设置横截面上3个不同方向进行重建,方向1为下胫腓骨间韧带方向,方向2为下胫腓前韧带与骨间韧带之间方向,方向3为下胫腓骨间韧带与后韧带之间方向.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和压敏片技术,测量不同走向韧带重建方式的远端胫腓骨的强度、刚度,胫距关节接触力学特征.实验力学模型需在结构、载荷、力学性质上尽量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精度和受载均度.所有标本采用成人新鲜尸体标本,在标本上施加生理载荷500 N,实现分级加载,在加载过程中标本维持新鲜湿润状态,在试验前先进行小量程预载,以消除骨的时间效应、松弛、蠕变等影响,然后进行加载正式试验,并采集数据.运用优化理论的方法,用等效刚度指数来比较,以全面反映不同走向韧带重建固定方式、不同形状、不同载荷下总的力学特性,以此来综合各自的优点评定踝关节的稳定性.[结果]在下胫腓前韧带及骨间韧带之间并且斜行走向重建下胫腓韧带,在胫腓骨应力强度方面优于其他重建方式.在下胫腓前韧带及骨间韧带之间并且斜行走向重建下胫腓韧带,在胫腓骨三类刚度(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扭转刚度)方面优于其他重建方式.并运用优化理论的方法,结果显示:B组等效刚度优于A组,在下胫腓前韧带及骨间韧带之间方向上重建优于横断面上其他方向重建,运用压敏片技术测量结果示:在下胫腓前韧带及骨间韧带之间并且斜行走向重建下胫腓韧带,胫距间接触面积大,接触应力分布均匀,且接触应力相对较小.总之,在下胫腓前韧带及骨间韧带之间并且斜行走向重建下胫腓韧带踝关节的力学性能佳,关节稳定,均优于其他重建方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下胫腓前韧带及骨间韧带之间斜行走向重建下胫腓联合韧带,有利于改善踝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且能有效地提高踝关节的承载能力,对韧带重建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实现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