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首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第22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技术进展

张旭辉;曹飞;孙磊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 肱骨上端骨折,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 转换型, 松质骨, 退行性病变, 骨折危险性, 吸收, 完全骨折, 桡骨远端, 力学强度, 绝经妇女, 结构退化, 骨量减少, 骨矿物质, 股骨近端, 承受能力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Pommer L在1885年提出来的,在早期对骨质疏松的定义一直没有明确的概念,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在1993年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明确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2)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由骨的吸收所致,表现为骨小梁变细、变稀乃至断裂.这实际是一种微骨折,致使周身骨骼疼痛);(3)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能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1].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倒地性的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肱骨上端骨折.骨质疏松一般可分为三类[2]: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退行性病变;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族史.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多见,它又可分为两个类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多见于50~70岁绝经妇女,以松质骨受累为主,BMC呈加速丢失,骨吸收增加,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低转换型,皮质及松质骨骨量均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