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4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三角肌挛缩症5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儿三角肌挛缩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小儿三角肌挛缩症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人就诊时年龄3~6岁,均在1~2岁时发现两侧肩部不对称,进行性加重.除1例外,肩部均有药物注射史.肩关节呈外展姿势,内收受限.X线片表现:肩关节内收位时呈半脱位征,双上肢平行外展位时则无异常.所有病人都采取手术治疗,术中彻底切断松解纤维化的挛缩肌组织,盂肱关节半脱位可自行复位,不需特殊......
作者:王来喜;张德文;何荣 刊期: 2003- 21
-
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在脊柱侧弯矫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在脊柱侧弯矫治术中对脊柱融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温热盐水及75%酒精水浴制备储存异体骨,应用于脊柱侧弯植骨融合术36例.结果:随访36例均无感染及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脊柱融合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是脊柱侧弯矫治植骨融合术中安全可靠的骨材料来源.......
作者:高天君;史亚民;侯树勋;姚长海;孙彦 刊期: 2003- 21
-
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硬膜外麻醉组、全麻组.术后4~7d内通过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有4例发生DVT,未见症状性DVT和肺栓塞(PE)患者.全麻组有11例发生DVT,有2例症状性DVT,未见症状性PE患者.结论:硬膜外麻醉能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是全髋关......
作者:李光辉;李锋;陈超;夏仁云 刊期: 2003- 21
-
胸腰段脊柱骨折kaneda内固定术后早期矫正度丢失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目的:通过对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kaneda内固定术后矫正度丢失的观察和原因分析,旨在提高病人手术后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方法:28例病人的术前、术后及术后1、2、3、6个月、术后1年行正侧位X线摄片,测量脊柱后突角(Cobb法)和侧突角.对比不同时期脊柱后突角和侧突角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矫正度丢失主要发生在术后1~2个月,尤其是术后第2个月,而3个月以后明显趋于稳定.结论:kaneda内固定治疗......
作者:康建平;钟德君 刊期: 2003- 21
-
Pemberton手术结合软组织处理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目的:探讨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僵硬及再脱位发生率的方法.方法:本组30例(48髋),随访2~3年,平均2年5个月.软组织处理:(1)髋关节囊及髂腰肌的处理:(2)关节囊内软组织的处理.结果:髋关节屈曲......
作者:吕端卿;肖善文;王林伟 刊期: 2003- 21
-
逆行击出法在股骨侧假体翻修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逆行击出法在股骨侧假体翻修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从1998年12月~2001年12月,采用该法取出股骨柄、骨水泥,行翻修术12例.平均年龄64.5岁.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Harris评分为87.3分.结果:12例患者术后第3d均在双拐辅助下行走,2周后改扶单拐行走,1个月后弃拐行走.结论:本技术在力学上更符合股骨上、中段髓腔上宽下窄的解剖特点.以逆行法取出股骨柄及滞留的......
作者:王毅;杨卫良;宋科官;纪青;曲彦隆 刊期: 2003- 21
-
BMP基因治疗与骨修复
长期以来,在骨科领域存在众多的难题中,骨修复一直困扰着人们,这突出表现在骨不愈合、骨缺损等疾患的治疗上.具有成骨作用的细胞因子的发现和研究为骨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成为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目前使用的细胞因子加入载体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其主要原因为细胞因子生物周期短,重组细胞因子生物活性差及缺乏适合的载体引起.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细胞因子其它使用途径以促进骨修复的效果.其中骨形态发......
作者:郭继东;孙大铭 刊期: 2003- 21
-
组织工程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化学及材料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发展的一门新学科.它利用活细胞种植在生物材料支架上,辅助各种调节因子,模拟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来恢复、改善机体功能.骨骼的组织工程修复需要三个基本的生物学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三个要素就是:生物基质材料、细胞、生长因子.本文对骨修复中组织工程的这三个要素进行综述.......
作者:李威;吴闻文 刊期: 2003- 21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被视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变,骨的脆性增加,导致骨折危险性增高,有统计显示: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年发生脊柱骨折的几率是20%.药物治疗一直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试对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外科治疗,即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相关研究作以综述.......
作者:韦兴;侯树勋;李平生 刊期: 2003- 21
-
骨形成蛋白7(BMP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BMP7全长cDNA,构建BMP7克隆质粒.方法:通过反转录PCR技术和巢式PCR技术从人类胚胎肾293细胞中克隆BMP7基因,应用互补拼接的方法对其进行修复获得全长cDNA,将其与T载体进行连接得到BMP7克隆质粒.结果:琼脂糖电泳及测序结果显示经过修复后的BMP7基因与预期结果相一致,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证明pT-BMP7克隆质粒结构正确.结论:BMP7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BMP7基......
作者:孙大铭;侯树勋;童贻刚;杜桂鑫;付小兵 刊期: 2003- 21
动态资讯
- 1 新生儿股骨骨折
- 2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 3 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ERK5通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
- 4 跨关节外固定在踝上离断再植中的应用
- 5 TSRH系统后路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附36例初步报告)
- 6 Salter骨盆截骨治疗Legg-Perthes病的远期结果观察
- 7 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护理60例
- 8 金田教授、Zulmi教授到本刊编辑部访问
- 9 腰椎滑脱复位对脊柱矢状面形态及疗效的影响
- 10 不用内固定的椎管前方局限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 11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 12 异种骨移植及骨诱导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活体小动物Micro-CT动态评价大鼠股骨牵张成骨
- 14 聚乙交酯膜预防椎管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大体组织学改变
- 15 机器人辅助骨科微创手术
- 16 鸡尾酒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的影响
- 17 颈椎前路椎体撑开椎管扩大的实验研究
- 18 广西壮族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 19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
- 20 跟骨骨折对距下关节接触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