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4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国际刊号:1005-8478
  • 国内刊号:37-124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第3期文章
  • 小切口加拔甲放血治疗末节指离断再植

    末节指离断再植,由于血管较细,吻合难度大,特别是远断端静脉不易找到,很难建立静脉血液循环.作者通过只吻合一侧动脉,对侧应用小切口加拔甲方法,解决了静脉回流问题,使以前不能再植的断指再植成活,并达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汉吉健;杨自兵;姜雷 刊期: 2004- 03

  •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本院自1992年2月~2002年2月共收治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叶繁茂 刊期: 2004- 03

  • 全脊椎截骨USS内固定术护理特点

    本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59例脊柱后凸畸形病人采用全脊椎截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疗效满意.将有关护理特点供同道参考.......

    作者:高辉;高吉昌;贾全章;王正雷;王芳 刊期: 2004- 03

  • 可脱性微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1例报告

    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十分罕见.常因病程较长,瘘口周围组织粘连,难以分离解剖两端的动、静脉,手术易出血,使治疗较为棘手.本院1997年应用可脱性微球囊栓塞治疗1例此种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卫平;钱宇航;刘长安;步建立;冯志军;张壮岱;康强军 刊期: 2004- 03

  • 小切口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附21例报告)

    1999~2002年作者在电视X线透视下采用小切口经套管拧入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1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郑寿长;程镇 刊期: 2004- 03

  •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9例

    手指中、远端皮肤缺损致肌腱、骨骼外露是手外科较为常见的问题,单纯游离植皮难以成活,正确妥当的处理对保留患指长度及恢复患指功能尤为重要.目前修复损伤的方法很多,如邻指皮瓣、鱼际皮瓣、腹部皮瓣等,但需要二次手术断蒂以及长时间强迫固定体位病人感觉极为不舒适:矩形皮瓣推进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造成手指伸直受限等.因此于2000年1月~2002年8月应用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手指皮肤缺损19例,取得较为满意疗......

    作者:朱喆;彭光军;张印峰;李国建;许屾;李伟元 刊期: 2004- 03

  • 急性与慢性前交叉韧带合并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

    虽然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ACL/PLC)联合损伤相对少见,但PLC损伤所造成的膝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PLRI)是ACL重建失败常见的原因之一[1].实验证实:Ⅲ度ACL损伤合并PLC撕裂,膝关节在伸直状态下胫骨前移、膝关节内收和外旋增加[2],说明PLC是保护ACL的重要的辅助限制结构.因此,ACL合并PLRI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孙康;徐强;王杰峰 刊期: 2004- 03

  • 椎体间融合的研究进展

    脊柱创伤及疾病经常会造成脊柱稳定性的丢失,外科手术的干预多数需椎板切除或椎体侧前方减压,进一步降低了脊柱的稳定性.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不断涌现,使脊柱外科的矫形、即刻稳定及融合率得到很大提高,使术后早期康复成为可能,但后仍要靠骨性融合来完成良好的矫正及生理力线与稳定性的重建.椎体间融合是减少脊柱骨折内固定后产生迟发性腰背疼、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畸形加大、内固定折断或松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秉胜;张强 刊期: 2004- 03

  • 前路钛金属圆棒系统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钛金属圆棒系统一期前路重建脊柱稳定的效果及意义.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2年5月期间收治1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钛金属圆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经平均16个月的随访,14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7个月,后凸矫正角度16°,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前路钛金属圆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金毅;郑稼;赵炬才 刊期: 2004- 03

  • 颈椎侧块钢板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后路减压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实施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后,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的方式、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2年3月,在颈后路减压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3例.后正中切口,显露至两侧关节突外缘,根据脊髓受压节段行全椎板切除后,采用Magerl方法(即螺钉的进入点位于侧块中心内上侧2mm,钉的走行方向约向外侧倾斜20~25°,向头侧倾斜30......

    作者:周忠;徐皓;林建华 刊期: 2004- 03